尤物书屋 - 言情小说 - 贾琏有了祖宗系统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68

分卷阅读68

    …可见他猜得也不算错,这些大家族,终究免不了要一同衰亡。

卫若兰悲愤不已,独自在郊外的靶场附近挥剑乱刺,贾琏与薛蟠赶过去时,他已经头发散乱,连上身的衣服也脱了一半。

“卫兄弟,请务必节哀。”贾琏没有其他话好说,只能这样安慰。

卫若兰道:“父亲的部来下来说,父亲之所以被擒,并非是自身不力,而是另有缘故!”

贾琏与薛蟠惊讶地问: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

“军中将士不睦已久,各自为营,因父亲连打几场胜仗,被主帅忌讳,派他做一些刺探敌情的任务。在一次前去探军情时中了蛮部的埋伏,偏偏带的那些手下,根本不是跟了父亲多年的部下,他们一发觉有埋伏便作鸟兽散,父亲孤勇难敌,这才……”

卫若兰捶了一棵杨树,悲怆难掩:“而今竟然连父亲尸骨都不能领回,我真是愧为人子。”

贾琏不知该如何劝慰,只能与薛蟠一同陪着唉声叹气。

正在此时,卫府管理骑马过来喊道:“爷,不好了,太太她……”

匆匆赶回卫府,卫家母亲早已经没了气息,房间墙壁、罗账、屏风处,皆是淋淋鲜血。

卫若兰涕泗横流,哭嚎声响彻府中上空。

贾琏帮卫府打点了丧仪,对卫若兰劝慰许多,直至夜深才回贾府。

次日将这些事宜说与贾母听,贾母沉默良久,只说:“卫家也只剩下他一人,你能帮的,尽量都帮。”

贾琏连声应允着。

*

却说夏金桂回了薛家后,三天一小吵,五天一大吵,家中鸡犬不宁。闹到这份上,薛姨妈反而觉得和离了也是好事,遂也想开了,看淡了,让夏金桂带了自己的嫁妆回了娘家,还分了两间铺子给她,以作补偿。

一场冤孽姻缘,总算了结,薛家院落,终于清静。

正在此时,薛蝌让柳湘莲押运了一批货物回京城,预计八月上旬就能抵达。

薛宝钗道:“妈,眼下既是这样的景况,莫如我们举家南下,更有转机。”

薛姨妈看了一眼爱女,虽然没有马上应声,但是眼神中皆是赞同。

她又说:“岫烟的父亲也去世了,她与母亲相依为命。既然我们要走,岫烟又早晚也是要嫁进薛家的,索性打算把她与寡母也一同带去广州。一家人也算有个照应。”

薛宝钗点头说:“这样也好,想来蝌兄弟也不会不同意。只是,琴儿……”

薛宝琴这些时日一直都同她一起,两姐妹共同帮着打理商铺。薛姨妈虽然有心让宝琴早日完婚,怎奈贾府今又有三年孝,横竖是不可能完婚的。

她说道:“唯今之计,我先去问问老太太的意思。”

结果薛姨妈还未去贾府,贾琏先听到了风声,找上了门。

贾琏说道:“姨太太莫要怪我多事,我也是听了薛兄弟提及你们要南下之事,才想过来商议琴姑娘之事的。”

贾琏担忧贾府被抄,若薛宝琴安排进园子里,受牵连是肯定的。他这次过来,正是劝她们把宝琴一同先带去广州为好。

贾琏说了些诸如:“不比岫烟,可以马上完婚,我们还有三年孝,既怕损了宝琴的名声,也担心被别有用心之人拿来做文章,说贾家坏了孝期规矩。”

薛姨妈一听,连声说:“竟是我短视了,忘了这一层。既是如此,宝琴先随我们去广州也好。”

贾琏回府里,同老太太也是这样说的。

贾母点头道:“既然他们在广州经商有起色,这些都是好事,探丫头将来也有指望,两边各有牵扯,倒也不必担心过多。”

“是呢老太太,我也是这么想的,等孝期满了,两头一娶一嫁,亦可以说是圆满。”

贾琏嘴上这么说,心中却想着,三年这么漫长,还有多少变数?能为他们早打算就早打算罢。

*

八月初三是贾母生辰,老太太近来不悦,整日恹恹,加之元春才逝,生辰也不想过。只打算在生辰这日一大早,接受了众人的叩贺,吃碗寿面,草草了事。

结果才吃了寿面,就见琥珀飞快来报:“老太太,王妃娘娘驾临了。”

王妃娘娘!众人大惊,连忙出去迎接。

贾母在凤姐、王夫人的搀扶下,来到院中见到了凤仪万千的黛玉。按礼贾母是要跪迎的,但是黛玉很快上前扶住了贾母,说道:“外祖母千万不可,外孙女怎可受此大礼。”

紫鹃、雪雁等丫鬟也赶紧去扶起了邢夫人、尤氏、探春等夫人和小姐。

黛玉握着贾母的手,婉声道:“外祖母寿辰,外孙女自然要来贺一贺,大家还同往常一样相处罢。这也是殿下的意思。”

贾母听毕,喜悦渐渐爬上脸容,说道:“嘉王殿下待你如此有心,我也欢喜。咱们快回屋里坐。”

一行人回到屋里,黛玉扶着老太太坐在了软榻上,自己也同她坐在了一起。

贾母道:“因元妃娘娘薨逝,不便大cao大办,我原想着与大家吃碗寿面,就算了,不想你会来。”

凤姐在一旁笑道:“老太太一直惦记着你,原本先前还在叹息,现在笑容也有了,心情也好了。”

黛玉道:“我今儿可以多待会儿,外祖母尽可放心。”

说罢又命紫鹃呈上了一些贺礼,人参、燕窝之类的滋补品,几匹上等绸缎,还有些旁的东西。

她又看了一眼探春,说道:“听闻探春meimei也订了亲,还不曾恭喜meimei。”

探春起身蹲了一下礼。黛玉又命紫鹃端过去一个锦盒,说:“这点儿心意,权当恭贺meimei订亲喜事。”

探春命亲手接过锦盒,又说了些感激之语,才转手交给侍书。

贾母道:“委屈这孩子了,订亲也不能声张。”

黛玉却说:“最难得的是遇见淑人,获得良缘,奢华张扬本也没有必要。”

“我也是这个道理,湘莲这孩子经历了一些事情,行事也懂事成熟起来,我看着也放心。”

黛玉与众人吃了午膳,在湘云与探春的陪同下,回了趟园子。

又是这样一个初秋,园子里的风景依旧如故。站在一处小山坡上,望向怡红院、潇湘馆、蜂腰桥以及各种亭台楼阁、溪池湖泊……往日种种,浮现眼前。

林黛玉不禁叹了一叹:“许多事情明明只是去年发生的,如今想来却觉得恍如隔世。”

湘云说:“这几年确实发生了太多事情,不得不让人唏嘘。”

探春接过话:“当初咱们办诗社,芦雪庵联诗,多热闹,多其乐融融……”

“是了,历历在目……”林黛玉说着,却再也未伤感,而是转移话题问,“二jiejie、四meimei、妙玉都在金陵,她们过得可还好?”

“来信说几个姐妹一起住在金陵乡下,倒也自由自在,就连宝玉也在那边忙着参与建设,我们都觉得也许他也懂事了。”探春折下了一枝柳条,一边玩弄一边说。

林黛玉边走边点了点头:“他这样一个富贵温柔乡里浸润出来的公子哥儿,去做些实事,对他来说未必不是好事。”

边走边谈,直至鸳鸯过来笑意